烈治文山市市长补选前瞻

烈治文山市将于2022年1月18日开始,进行新市长补选,来接替已辞职的市长巴罗 (Dave Barrow)。

这次补选有九名候选人,其中四人是现任市议员或约克区议员。从竞选开始,外界就认为新的市长将会从他们中间产生。

迪保拉(Joe DiPaola)是约克区议员,自去年 9 月前市长巴罗辞职以来一直担任代理市长。迪保拉於 1997 年首次当选为市议员,从 1998 年到 2006 年担任了 8 年的议员。他於 2014 年竞选约克区议员失败,於 2018 年再次当选为区议员,并成为两名副市长之一,目前代理市长。

佩雷利 (Carmine Perrelli )是第二选区的前议员。他在 2014 年竞选市长失败,但在 2018 年重新当选为约克区议员。在迪保拉被任命为代理市长之前,他也是两名副市长之一。佩雷利最近丑闻缠身。他曾经说过,烈治文山市市民可以免费更换旧的垃圾回收箱,但兴冲冲的市民发现换垃圾箱并不免费。更严重的是一名 15 岁的男孩在佩雷利所属的机构照料下死亡。这导致非谋利组织 Change.org 发起请愿,要求有关部门惩罚佩雷利并撤销其副市长的职务。尽管此举没有成功,但对佩雷利个人的形象打击重大。

韦斯特(David West)是第四选区市议员。他是2013年12月因议员空缺而被直接任命的市议员,并于2014年和2018年两度当选为市议员。

陈志辉(Godwin Chan)是第6选区的市议员。他于2006年成为烈治文山市的第一位华裔市议员,并连续4届当选该选区市议员。陈志辉也是当前竞选市长的4位议员当中唯一的一位华裔背景议员。

陈志辉

随着竞选的进行,迷雾逐渐散去,形势越来越明朗。

烈治文山市本地一家专门关注市长补选的主流民间组织机构 ABRH (A Better Richmond Hill) 在圣诞前夕的12月22日发布一则通知。通过该组织对所有9位侯选人的深入采访,甚至对不愿意接受采访的侯选人的过往和履历也作了大量的研究与分析。他们的结论是,只有陈志辉(Godwin Chan)和韦斯特(David West)是他们认可的2位候选人, 并鼓励所有选民在市长的补选中选举这2位最佳候选人。

这种本地第三方机构的公开Endorsement “背书”让陈志辉(Godwin Chan)和韦斯特(David West)一下子获得意想不到的支持,在竞争中从容占据了最有利位置。

尽管烈治文山市市长补选还有不到一周时间,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不过,君子落叶而知秋,如果烈治文山市创造历史的诞生一位华裔市长,应该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
烈治文山市四位市长候选人与多伦多华裔媒体见面会在线举行

2022年1月12日晚,由多伦多华裔媒体工作者协会组织的2022年安省烈治文山市市长补选四位华裔候选人陈志辉、田瑞达、王亚楠、杨儁立与多伦多华裔媒体的见面会在线举行。来自大多地区的20多家媒体以及社团代表出席了会议。此外,还有近400人通过直播的方式全程观看了见面会。

多伦多华裔媒体工作者协会会长寇辉首先介绍了到场的各位媒体同仁及嘉宾。主持人王艳向与会者介绍了四位候选人的简历,各候选人各自阐述了参选的原因各自的政纲。

资深媒体人余曦、北美微头条的陈蓉、FM105.9电台的郭然以及Omni电视台的杨洁分别就意向大众比较关注的问题向四位候选人提问。问题包括:“烈治文山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女性参政面临的挑战”;”华人参选怎样解决选票分散的问题”以及”怎么解决亚裔受歧视的问题”等。

杨儁立

杨儁立表示“烈治文山市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混乱,市议会的不作为,她希望能把新的能量带给烈治文山市。王亚楠表示: “女性参政确实要有很大的勇气,在过去的工作中,她看到了居民有很多问题没有被市政府重视到。通过服务社区她意识到,华人、女性和大多数民众的声音,是可以让市政府听到的,所以她非常有勇气和自信出来参选。”

王亚楠

对于分散选票的问题,田瑞达回答说:“在现阶段看来,可能华裔候选人数量达到四位之多,会在一定程度上摊薄选票,但是被推动起来的广大市民参政议政的热情的受益是长期的。”对于华人关心的疫情中的被歧视问题,陈志辉说: “面对亚裔被歧视问题,他的态度是零容忍,他本人就曾经深受其害。目前,他联合市政,警队,教育局,社区组织共同对抗亚裔受歧视问题的动议已经通过,未来他一定还会坚定的坚持多元文化政策,身体力行反对各种歧视,站在对抗不公平、不平等的第一线。”

田瑞达

最后,社区代表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主席翁国宁、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会长王体、加拿大华人同乡会联合总会执行主席韩加良、加拿大中国高校校友会联合会理事长叶军分别讲话支持四位华裔候选人参选。

他们赞扬了四位候选人积极参政议政,勇于担当的勇气和决心。希望他们无论成败,都要继续为社区做好服务,团结华人,支持华人,在与各族裔共同协商,公平公正的环境中,为加拿大多元文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退出移动版